Home >  文艺协会 > 曲艺家协会 > 协会简介      
曲艺家协会--协会简介

  淮安市曲艺种类有相声、小品、山东快书、快板书、评书、天津快板、扬州平话、淮海锣鼓、淮海琴书等形式,内容丰富多彩,群众喜闻乐见,深受群众欢迎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我市曲艺事业发展迅速,并一直保持稳步发展。

  80年代,淮安曲艺创作与演出活动非常活跃,涌现出一批热爱曲艺事业的曲艺工作者和曲艺优秀作品。市曲艺家协会创作两台创新曲艺节目,举办两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曲艺汇演。1987年,华禹谟、焦良济在省电视台《周末》栏目举办的“笑、笑、笑”电视幽默大奖赛上,他们创作的参赛节目《七岔八岔》、《咸鸭蛋》分别获得三等奖和鼓励奖;华禹谟的单口方言相声《罗嗦主任》在省曲艺大赛中获创作、演出双优奖,焦良济、谢东海、王景寒的化妆相声《近亲结恶果》、谢东海、王景寒创作、表演的相声《迷人的广告》分别获创作奖和优秀表演奖;曲艺作品《想入非非》参加省曲艺调演,获优秀演员奖、创作三等奖。市曲协加强曲艺理论研究,张韵萍论文《管中窥豹、可见一斑》参加苏州市戏曲研究部召开的讨论会获好评。1989年,市文联会同省剧协、宿迁市和徐州、连云港、盐城三市文联,在宿迁举办“北方片曲艺曲目比赛”。我市取得了优异成绩。

  90年代以来,我市曲艺事业受到多种文艺形式的冲击,曲艺活动受到一定影响。但全市曲艺家坚持在困难面前不退宿,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曲艺活动,遏制了曲艺事业下滑的势头。谢东海同志以张子祥事迹创作的喜剧小品《修电视》,参加市委宣讲团“学习张子祥文艺晚会”演出,获得大家一致好评;市曲协还积极组织开展曲艺理论研究工作,一篇论文参加江浙沪曲艺理论研讨会。90年代中期开始,我市相声、小品创作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,推出了一批优秀相声、小品,在省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。1991年由谢东海创作、谢东海、王景寒、刘成兰演出的喜剧小品《公休日》获江苏省首届北方曲艺大赛一等奖;1991年,由谢东海创作,谢东海、王景寒和说的相声《配套成龙》参加江苏电视台“环保相声?小品电视大赛》获二等奖;小品《今晚不谈那个》在中国剧协举办的“重钢杯”小剧本评比中获一等奖和文化部“群星奖”铜牌奖。1996年,市曲协举办“中华一品梅杯”淮阴市首届曲艺大赛,规定参赛形式为评话、相声、快板、山东快书、曲艺小品、戏剧小品(喜剧类),进一步推进了我市曲艺事业的发展。

  进入21世纪,淮安的曲艺事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。曲艺活动频繁不断。2000年3月,市文联、市曲协举办《淮阴市千禧龙年曲艺、小品晚会》,邀请全国著名剧作家孙玉亭、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吕少明、马克和我市曲艺家们同台献艺,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千余名群众观看演出。2000年由张韵萍撰写的曲艺专著《柳敬亭全集》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。2002年单超、常亮曲艺作品《衣食住行二人转》获江苏省首届广播创新大赛一等奖。2004年,市文联与市曲协、市经济广播电台、中华保险淮安公司联办首届“中华保险杯”相声小品大赛,推出了一批新人新作。相声《一马当先》(常亮、刘俊伟创作、演出)获全国“鸿佳杯”曲艺大赛优秀奖。2005年11月,江苏省曲艺家淮安行采风团一行22人在省文联顾问、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杨乃珍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、秘书长芦明的率领下来淮安采风创作,他们在淮期间参观了新建的钵池山公园、周恩来纪念馆、周恩来故居、吴承恩故居、洪泽湖、明祖陵等风景名胜,并于17日晚在淮阴师范学院王营校区会堂举行了专场曲艺文艺慰问演出,著名曲艺家吕少明、李国先、倪明、夏文兰、蔡小华、陈逢宁、惠兆龙、周玉峰、谢东海等悉数上台表演,剧场笑声不断、掌声不断,市各大媒体都做了相关报道。2006年12月,市文联在交通宾馆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文艺家读书班曲艺专场,市曲艺家协会及其他文艺家协会的50余人参加了读书班。国家一级编剧陈一兵先生就曲艺的创作上了生动的一课;著名相声演员李国先、吕少明畅谈了曲艺表演;市曲艺家协会举行了新曲艺创作研讨会。同年,常亮、俊伟、单超。卫东创作表演的群口相声《淮扬美食更飘香》获江苏省首届相声小品大赛表演二等奖。2008年,常亮、刘俊伟、单超、颜卫东群口相声《红绿灯下》获得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公安系统相声小品大赛优秀奖;2011年谢东海创作的相声《平原游击队》获《江苏省第四届曲艺芦花奖》,2015年谢东海创作的快板情景剧《血战刘老庄》再获《第五届江苏曲艺芦花奖》。

  另外,从2005年开始,市曲艺家协会共举办各类惠民演出20余场,极大丰富了淮安市民的文化活动,促进了我市曲艺事业的蓬勃发展。